
NEWS CENTER
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國燒堿生產企業161家,較2017年新增2家,退出1家,分布于處北京市、吉林省、貴州省、海南省和西藏自治區的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2018年總產能4259萬噸。
2018年:4259萬噸,增長3.8%;2017年:4103萬噸,增長4.0%;
2016年:3945萬噸,增長1.9%;2015年:3872萬噸,增長-0.9%;
2014年3907萬噸,增長1.6%;2013年3845萬噸,增長3.1%;
2012年3730萬噸,增長9.5%;2011年3405萬噸,增長12.9%;
2010年3016萬噸,增長8.2%;2009年2787萬噸,增長13.0%;
2008年2467萬噸,增長13.3%;2007年2177萬噸,增長20.5%。
燒堿行業產能布局逐漸清晰
中國燒堿產能主要集中在華北、西北和華東三個地區,這三個地區占全國總產能的80%以上。其中,華北區域所占比重繼續提升,達到37.4%,西南、華南地區及東北地區產能相對較低,每個區域產能占總產能比例在5%及以下水平。
中國燒堿產量增速下降
中國燒堿產量主要受經濟形勢、新增產能數量、市場景氣程度、堿氯平衡制約等因素的影響,產量增長速度近幾年呈現較大的差異,產量自2016年恢復性增長以來,增速逐年降低。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份國內燒堿總產量2798.9萬噸,較去年同期發布的2833.2萬噸相比,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2008年之前,中國燒堿供不應求,產能產量增長迅速,開工率也保持較高水平。此后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以及產能過剩的出現,燒堿行業開工率有所降低,2009年及2010年行業裝置利用率最低,整體開工率低至70%以下。最近幾年,在供給側改革的推動下,國內燒堿產量增速趨緩,加上行業盈利狀況好轉,企業開工積極性提升,增提開工率保持在80%左右。
中國燒堿外貿情況
中國一直是燒堿凈出口國,隨著中國燒堿產能持續提升及中國燒堿價格優勢逐步體現,中國燒堿出口數量持續增長,2006年出口量首次超過100萬噸,2010年以后中國燒堿的出口數量基本穩定在200萬噸左右。2017年,由于燒堿內貿價格持續上漲,出口企業更關注國內市場,出口積極性不高,當年燒堿出口量出現明顯下滑。
中國燒堿行業計劃擴產統計
隨著近兩年國內燒堿市場持續上漲,企業新增產能釋放積極,2019年計劃新增產能為176萬噸,退出產能則以退成進園企業為主,2019年燒堿產能預計仍將保持持續小幅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