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CENTER
近期,國內環氧氯丙烷(ECH)主流廠家兩次上調出廠價格,ECH 走出了一波逆勢上揚的好行情。11 月中下旬,主力工廠山東海力因電廠檢修而降負運行,江蘇大豐裝置也因生產問題調節發貨,場內出現少見的“貨荒”,甘油法工廠也逐漸走出虧損局面,配合主力工廠挺市,市場商談價格則一路上揚,主力工廠對外報價 9000 元(噸價,下同)。
截至 12 月 1 0日,10 月份以來 ECH 累計上漲幅度達到了 17%。
2015 年對丙烯法 ECH 廠家來說是翻身的好日子,相比前兩年的表現有著明顯差別。據監測,截至 12 月 1 日,原料丙烯(山東)的價格相比年初下跌了 22.2%,平均價格為6662 元;液氯價格下跌了 25.0%,平均價格為 691 元;而 ECH 的價格僅下跌了 9.9%,平均價格高達 9058 元。按平均價格計算,丙烯法 ECH 的成本在 8225 元左右,全年利潤保持在 800 元左右。甘油法 ECH 由于原料甘油沒有那么大的跌幅,利潤遠不如丙烯法來得大。ECH 有如此大的利潤得益于原料丙烯的大幅降價和行業較低的產能增長率。
從全球來看,2015 年 ECH 的總產能增長緩慢,僅增長了 10 萬噸/年左右,總產能大約在 270 萬噸/年,增量主要來自中國。國際上 ECH 的生產主要依賴丙烯法,主要的生產廠家有陶氏化學公司(49.5 萬噸/年)、山東海力(45 萬噸/年,包括江蘇海興)、Hexion專用化學品公司(26.0 萬噸/年)、 Solvary 公司(12.0 萬噸/年)等。目前全球 ECH 供應過剩,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國內 ECH 產能今年繼續小幅增加,其中寧波環洋化工 3 萬噸/年、焦作煤業 3 萬噸/年和河北冀衡 1 萬噸/年均已投產。據統計,截至 11 月底,國內 ECH 總產能達到 128.2萬噸/年,占全球總產能近 50%,其中天津渤天化工 6 萬噸/年裝置和齊魯石化 3.2 萬噸/年等裝置由于行情低迷而長期停車,山東鑫岳、中海精化的裝置轉產環氧丙烷。前幾年由于甘油法裝置成本優勢明顯,國內新上裝置都是甘油法的小裝置,丙烯法的生存空間受到嚴重威脅。進入 2015 年后,形勢開始逆轉,丙烯法原料大幅下跌,而甘油法原料跌幅不如丙烯那么大,成本優勢直線下降,加上質量上的劣勢,甘油法整體開工率不足五成,后期不少計劃投產的裝置存在擱置的可能。
目前,我國 ECH 產品主要用于生產環氧樹脂、合成甘油、氯醇橡膠以及縮水甘油醚等,其中環氧樹脂的消費量約占總消費量的 90%,ECH 市場的總需求僅為 50 萬噸左右,產能嚴重過剩。我國 ECH 市場消費領域單一,導致下游環氧樹脂行業的發展將直接決定ECH 的發展,由于近年來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影響,環氧樹脂行業產能過剩加劇,整體開 5工率不足五成。
應當看到,雖然丙烯法 ECH 今年實現“咸魚翻身”,但國內 ECH 產能依然嚴重過剩,原料丙烯低位能維持多久尚不能定,眾多甘油法小裝置虎視眈眈,行業洗牌還未完成,國內 ECH 市場形勢依然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