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CENTER
偶然性:
天氣反復無常 大風、大霧等惡劣天氣影響 電廠負荷時升時降
上個月,隨著煤礦先進產能的釋放和電廠負荷的下降、耗煤的減少,無論是全國重點電廠還是沿海電廠存煤量均出現快速回升。據數據顯示,截止11月初,全國重點電廠存煤升至6659萬噸,存煤可用天數為22天,存煤數量較10月初增加了將近1000萬噸,可用天數增加了5天;其中,華東電廠存煤達到1323萬噸,可用天數為19天,存煤數量較10月初增加了103萬噸,可用天數增加了3天。
伴隨著供暖季的開啟,煤價飆漲,用煤方四處搶煤,煤市亂象不斷刺激著供需雙方的神經。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偏高的煤價及供應短缺不會成為常態,“去產能”依然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此外,冬季,是西南地區傳統的枯水季節,來水減少,水電運行減弱,火電壓力加大;不但西南地區耗煤量出現增加,而且沿海地區外購電將出現減少,當地發電負荷更多的依賴火電,南方整體煤炭需求將增加。
而北方港口方面,受大風、大霧等惡劣天氣影響,港口封航更加頻繁,設備故障將有所增多,影響發運的事情將會出現,港口轉運效率將受到影響。因此,考慮到采購煤炭將出現的諸多困難,下游電廠拉運、儲煤的積極性不減。加之受渤海軍演影響,船舶在航向上往返運輸受到影響。在北方港口,下錨船舶依然不少。據數據顯示,截止11日,秦皇島港下錨船達到73艘,預報船舶為13艘;黃驊港下錨船為71艘,曹妃甸港下錨船為6艘。
必然性:
物極必反,市場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 煤價趨穩
為應對資源緊張和煤價上漲過快問題,從九月份開始,發改委連續召開煤炭會議,啟動二級以及一級響應,不斷加大煤炭產能釋放,增加煤炭市場供給。先后有1503家煤礦加入到先進產能的釋放行列;十月份,先進煤炭產能釋放發揮了一定作用,表現在:煤企訂單增加,發運煤炭數量增加,鐵路發運量小幅回升,大秦線日均發運量達到106萬噸,有力支援了南方用煤需求。
針對煤炭價格繼續上漲以及北方港口存煤較低的問題,鐵路部門增加向北方港口發運煤炭數量,提出將大秦線每日運量增加至125萬噸,其中,向秦皇島港方向日均供煤7000-8000車的要求。從而拉動秦港庫存快速回升,據監測數據顯示,截止11月11日,秦港存煤581萬噸,較月初增加134萬噸。
在煤炭需求連續兩年下降的基礎上,今年前9個月煤炭消費繼續下降2.4%。“目前煤炭供需基本面是穩定的,不支撐價格非理性上漲。煤炭去產能決心不會動搖,力度也不能減弱。”許昆林說,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能源消費強度將有所回落,煤炭市場需求很難有增長空間。
下一步去產能要遵循市場規律,采取市場化、法治化辦法,科學把握去產能規模和節奏,保證煤炭市場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