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CENTER
10月份之后國內純堿價格上漲駛入快車道,輕堿價格上漲50-100元/噸,重堿價格上漲100-150元/噸。11月份國內純堿價格接連大漲,在貨源持續緊張的情況下,純堿廠家2-3度漲價,純堿漲幅遠遠超過預期。11月份國內輕堿價格上漲300-400元/噸,漲幅在23.65%,重堿價格上漲200-300元/噸,漲幅在16.3%。純堿價格能夠連續上漲的原因前面已經詳細介紹過,而本月輕堿價格出現暴漲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平板玻璃對重堿用量大幅增加,重堿貨源緊張。1-10月份國內重堿產量在1036.02萬噸,同比增長2.7%,而輕堿1-10月份輕堿產量同比下降6.5%。今年下半年以來,重堿貨源持續緊張,純堿廠家長期處于欠單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純堿廠家壓縮輕堿產量,將重堿產能釋放到最大值,導致輕堿產量驟降。本月華昌化工輕堿日產量僅有400噸,中海華邦輕堿日產量200噸左右。
其次,青海、內蒙廠家發運不暢,純堿廠家聯合推漲。因火車皮緊張,汽車運費偏高,加上雨雪天氣影響運輸,近期內蒙、青海地區純堿廠家發運不暢。價格是調節供需的一個重要手段,在貨源持續緊張的情況下,純堿廠家多次采取封單、控制接單的措施,主要維持老客戶。本月華東地區純堿廠家領漲輕堿價格,目前當地輕堿高端出廠價格已經到達1850元/噸。
再次,“買漲不買跌”,市場炒漲因素推波助瀾。在貨源緊張,價格大漲的情況下,市場恐慌情緒蔓延,純堿廠家積極推漲,下游用戶拿貨積極性提高。聽聞也有個別貿易商出現囤貨的情況,但因為拿貨困難,貿易商尚不具備大幅囤貨炒作的可能。
漲價氛圍濃厚 12月份純堿價格或奔向新高
純堿行業三亞會議17日召開,會議號召12月份純堿價格上漲100-150元/噸,輕堿送到終端價格控制在1750-1800元/噸,重堿送到終端價格控制在1900-2000元/噸。會議結束之后,華東、華中、華北地區純堿廠家報價接連上漲,當地輕堿主流出廠報價已經上漲至1750-1850元/噸,重堿出廠報價上漲至1800-1900元/噸。貨源緊張,廠家便有充分的漲價理由,而下游用戶只能被動接受。市場經濟條件下,漲價的潮水誰也無法阻擋。有業內人士認為輕堿出廠價格節前有望上漲至2200元/噸,重堿終端價格上漲至2300元/噸。在貨源如此緊張、恰逢節前備貨、運輸不暢的情況下,純堿價格突破2000元/噸在情理之中,12月份的漲勢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然而俗話說“高處不勝寒”,價格上漲的越高,市場積累的風險越多。
原料價格大漲 下游用戶幾多無奈
在如此高的價格之下,下游用戶表現如何呢?平板玻璃是純堿市場最大的支撐,雖然今年“金九銀十”過早透支,但值得慶幸的是,此輪回調尚未維持一月,在運費上漲、原料價格大漲的情況下,浮法玻璃價格出現反彈,各片區玻璃會議也是積極號召廠家漲價。純堿價格大漲,導致玻璃廠家盈利空間持續萎縮。有西北地區純堿廠家表示純堿大漲已經導致玻璃成本上漲120元/噸,目前浮法玻璃廠家平均盈利在100元/噸左右。對于西北地區玻璃廠家來說,2000元/噸的重堿價格是他們能接受的最高心理價位。玻璃廠家原料庫存維持低位,據悉多數玻璃廠家原料庫存能維持3-10天,有玻璃廠家提出聯合采購的想法,但是在貨源緊俏,各玻璃廠家原料庫存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聯合采購有一定難度。沿海地區玻璃廠家積極接觸美國天然堿,11月份已有3萬噸左右美國天然堿到廣東港,據悉后期仍有7萬噸左右的美國堿將陸續到港,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重堿貨源緊張局面。
輕堿下游用戶反映不一,對高價純堿多有抵觸。日用玻璃用戶全年訂單平穩,生產也比較穩定。部分下游用戶產品價格得以順利傳導,如泡花堿、無水硫酸鈉,成本最終轉嫁給產業鏈下游用戶,這部分下游工廠首要任務仍是保證原料供應,維持正常生產,價格再高也只能無奈接收。但部分下游產品價格向下傳到不暢,生產成本大幅增加,有小客戶表示待產品訂單交付完之后,若持續虧損則要提前停產放假。
在實體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原料價格大漲,導致中間制成品廠家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此外,純堿廠家盈利情況明顯好轉,近期廠家開工負荷不斷提升,貨源供應量逐步增多。節前純堿市場將維持強勢上漲的態勢,但在價格持續大漲的情況下,節后市場承受的下行壓力也在增加。